站内搜索:
欢迎访问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门户网站 !
  • 武义周胜春:巧工匠制好茶
  • 发布时间:2017.04.17 作者:佚名 浏览量:126 来源:武义新闻网
  •  

        最近,武义县嘉盛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胜春入围省总工会牵头的“浙江工匠”评审,貌似中国有机茶之乡武义冒出一匹黑马,其实1972年出生的周胜春是我县茶界潜伏卧底已久的一条“鲸鱼”。去年10月,省农业厅、省人力社保局及省总工会主办,省种植业管理局和省茶业协会承办“2016年浙江省茶叶加工工艺职业技能竞赛”,全省20多名选手参赛,他和汤玉平代表金华茶区亮相,他一举夺得冠军殊荣(汤玉平荣获季军),获省职业资格鉴定中心核发的茶叶加工二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,还获得省总工会颁发的“浙江金蓝领”证书。这次比赛被视为全国范围首次茶叶加工工艺职业技能竞赛,也是浙江省首例规格最高的茶叶加工技术大赛。
      朴实清秀的周胜春是桃溪镇潘家洋村农家子弟,1987年桃溪初中毕业考入杭州农校,1991年毕业分配县良种场做茶叶技术员。1996年,他承包县良种场千亩茶山加入“武阳春雨”名茶开发队伍,组织80人专业团队制作手工龙井,成为武义远近闻名的名茶加工中心。从1987年考入杭州农校学习茶业专业算起,他从理论到实践已在茶产业摸爬滚打30年了。忠厚勤劳是他的本色,埋头苦干练就硬本领是他的不懈追求,2010年,他与志同道合茶农在新宅镇成立武义县嘉盛茶叶专业合作社,并在新宅镇高山村建立600亩优质茶叶基地,2016年注册“席麦”商标生产自己品牌茶叶,今年成为新一届县政协委员。
      周胜春认为,茶农生长茶乡是有福的。由于土壤、气候、品种等生态优势造就武义茶乡得天独厚的自然品质,这种品质犹如天生丽质,神奇的是即使山水相连的松阳缙云等地也不能类比,这种自然优势在武义南部山区尤其突出。同时,几十年把茶产业作为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发展,已造就栽培管理、技术加工、市场营销等一支稳定的产业队伍;武义茶产业国家、省级、市县龙头企业齐全,绿、黑、红、白、青、黄茶都会加工制作,当然绿茶制作最为突出。看到武义茶发展优势,周胜春也看到武义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短板,武阳春雨加盟企业多不知哪家产品最好,缺乏公认过硬拳头产品规模引领;加工营销重外形色泽轻内质,制约高品质好茶研发创新,茶叶加工制作需要巧夺天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而武义县要找出20个过硬的手工炒茶师傅都难。周胜春说,要加工制作好茶叶以品质取胜,必须把好原料选择、温湿度、炒茶火候节点,手工火候时间和机器炒茶是不一样的,所以炒出茶叶品质也就不一样。制茶造型如雕刻,提炼品味如做菜,熟练出色工匠就是艺术家。

     

    『打印页面』  『关闭窗口』

     

     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上篇信息:春风化雨润武义 有机茶香飘四方(二)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下篇信息:浙江武义有机茶 :少了茶园高了品质 “加减”之间谋转型

     

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  浙ICP备号